首页
> 党史纵横 > 党史编纂
党史一卷 绪 论
时间:2016-05-30 字号:[ ]

 

 

 

 

 

文成县位于浙南西部,飞云江中上游,东临瑞安,南界平阳(苍南),西倚泰顺、景宁,北接青田。面积1287.62平方公里,下辖825乡,人口36.67万。194612月,由瑞安、青田、泰顺三县边区析置,包括原瑞安县的大峃区(营前区),即大峃、珊溪、玉壶、峃口等18个乡镇,原青田县的八内都、八外都、九都即西坑、黄坦、南田等9个乡,原泰顺县的两岸、汇溪、横山等3个乡,共30个乡镇。境内群山起伏,山高林密,曲径迂回,交通不便,远离城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党在青景丽地区兵力空虚,适宜开展革命游击战争,并青景丽地区人民深受国民党统治阶级残酷压迫,苦大仇深,生活贫困,为中国共产党组织人民武装、建立和发展革命根据地提供有利条件。194958日文成县解放,6月改名大南县,9月恢复文成县原名,195810月并入瑞安县,19619月,文成县又从瑞安县析置。解放初期全县人口17.62万人。

《中共文成党史》(第一卷)记叙的是中共青景丽(中心)县委(1938.5成立)和这以前中共瑞安县西区区委及瑞泰边联络站领导这一地区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消灭剥削压迫制度,建立人民政权,进行英勇不屈斗争的历程。

文成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元至正十三年(1353),黄坦农民吴成七在金山顶(今金炉乡金山村)立寨,起义军声势浩大,势力范围遍及处、婺、温和闽省建宁路等地;明洪武十四年(1381),青田八都(今文成县)矿民吴达三与叶丁香聚众起义,“寇青田,焚官署,劫瑞安、平阳”;清同治元年(1862),平阳金钱会引太平军入大峃,经南田,上处州,沿途百姓踊跃带路,送柴筹粮,竭力声援。有力地打击封建王朝反动统治,谱写了农民革命斗争的光辉篇章。

文成县是个革命老根据地县。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192412月建立中共温州独立支部,192611月建立中共瑞安小组(次年2月改建为瑞安特别支部)。1925年~1926年间,赵刚(龙川人),周定(敖里人),郑敬衡(金垟人),郑嘉义(富岙人)分别在杭州、上海等地加入共产党,并回乡从事革命活动。周定回乡发展自家长工周福图和黄坦张祖良(智仁,时任玉溪小教)入党,还在青田鹤城发展刘少峰等10人入党,建立党支部;郑敬衡回乡在瑞安发展陈建华(),陈阿发等3人入党,建立党组织;时任中共杭县县委书记的赵刚回乡召集民众,宣传革命道理,影响深远。

1927年至1928年间,文成农民武装(青帮会)自发暴动,先后两次攻打中堡恶霸地主李正人“营寨”曹门,取得胜利。

1929年冬,时任中共瑞安县委书记郑贤塘(19268月入党,金垟乡员光人)受中共中央巡视员金贯真指派回文成发展党组织和农民武装。次年226日,文成与平阳边境的贫苦农民1500多人,聚集在平阳山门进行闹荒斗争,声震浙南。5月,成立中共瑞安西区区委和西区红军游击队,周醉樵任书记和政委。是月2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长胡公冕,第一团()长雷高升,率队“三打”平阳县城后,辗转到文成休整,28,在大峃街召开500多人群众大会,成立西区革命委员会,主席周醉樵,委员刘日璋(烈士)4人。此时,文成有党员300人,支部(小组)40来个,农民赤卫队员2000人,土枪()1550支,积极参加和配合红十三军在平阳、瑞安的战斗活动。一年中红十三军五进文成,并建立平和乡郭山村革命根据地和双桂、赤砂、金面盂等宿营地,文成便成为红十三军在浙南地区三个游击战争中心区域之一的重要活动地区。1931年春,国民党调集正规军队一三五旅,浙保三、四、五团和地方民团万余人,以优势兵力分别对浙南各游击根据地进行武装“清剿”,施行重点进攻。由于红十三军损失惨重,文成的党组织被迫停止活动,农民武装分散隐蔽,革命活动遭受挫折。

1931年至1934年,浙南毗邻的闽东地区党组织领导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斗争此起彼伏,文成在此谋生的一批手工业者朱大孝、潘志尧(烈士)、潘志益等人纷纷加入。193310月,朱大孝参加福鼎苏维埃组织的抗租委员会,担任情报联络员,于次年7月,在福鼎周佳山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0月受闽东党组织指派回家乡珊溪坦岐组建瑞()()边联络站,发展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19357月成立该站第一个党小组。

1935年春,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转战浙闽边区,创建根据地,11月成立以刘英为书记的闽浙边临时省委。是年9月,首次进入文成西坑。到1938年春,短短的三年时间,进进出出,几乎踏遍了文成的山山水水。红军每到一处,组织群众,打土豪,分财物,宣传革命道理,犹似一台播种机,在文成人民的心底播撒下革命种子,并不断发展壮大,使文成县成为浙南地区三年游击战争的主要根据地之一。

19368月,浙南西部地区建立中共浙东南特委及其所属的瑞青泰等3个县委和梅()()直属区,于是中共瑞泰边联络站归属瑞青泰县委领导。特委和县委的活动中心在今文成和泰顺、青田、景宁边界一带。全县党员有200人,支部22个。到1937年春,建立起一块上万人口的革命根据地。

19385月,浙东南特委及下属瑞青泰县委撤销,改建青景丽中心县委,归中共浙南特委领导,书记陈昌会,下设大峃、青泰、梅歧、丽云四个区委,领导青田、景宁、丽水、瑞安、泰顺等县一部分地区的革命斗争,深入农村宣传抗日。此后周边地区的平阳县平安、平西区委分别在平和、双桂等11个乡镇活动,特委梅山直属区在玉壶李山一带活动,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教唱抗日歌曲,张贴抗日标语,掀起了群众性的抗日热潮。期间,因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国共实现第二次短暂时间合作。未久,国民党顽固派推行“北和南剿”政策,疯狂剿共,调派浙保二、三团进驻青景丽地区,实行武装“清乡”。青景丽县委面临“清乡”与反“清乡”的残酷斗争。19403月,根据时局急剧变化和开展革命斗争需要,中共浙南特委指示建立青景丽县委武装工作队,配合县委活动,不断壮大革命武装队伍。

194010月至19422月,针对国民党武装“清乡”的恶劣斗争环境,青景丽县委遵照中共浙南特委指示,严格执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方针,暂时停止党委集体活动,改为特派员制,实行单线联络,以利组织精干,纪律严明,行动方便。

194228,发生“温州事件”,中共浙江省委遭破坏,省委书记刘英等8人在温州被国民党逮捕,518,刘英在永康方岩殉难。导致浙南地区党组织与党中央失去联系,斗争形势十分严峻,环境极其艰苦恶劣。同时,国民党于215,设立在巨屿镇(原称叶稠乡)的瑞、平、泰三县联防办事处,疯狂地抓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700多人,被杀害150多人。其中在224,三县联防办事处血洗坦岐,党总支书记朱大梯,委员朱大由、朱德楚和党员朱昌关同时殉难,全村被洗劫一空。又411,浙保六团围攻平和郭山革命根据地,中共平安区委书记吴可邦等8人牺牲,17间民房被烧。国民党当局在实施武装“清乡”中,还策划收编林玉山股匪,利用土匪反共,双竿齐下。

1943年春,匪首林玉山被国民党收买,担任瑞安县政治服务队队长,带队进驻坦岐剿共,在周边的垟尾山等地捕去党员和群众400多人,其中朱德足、邹凤袍等72人被押解福建徐市集中营,除7人在途中逃脱外,其余65人均遭枪杀或被折磨致死。

19448月,日本军队第三次占领温州,国民党温州地区的机关、警察大队和学校师生上万人移迁青景丽地区。中共青景丽县委抓住其阵脚未稳之机,组织人员深入被摧残地区恢复和发展党组织,采用“白皮红心”策略,做好统战工作。利用打入国民党乡、保甲长的党员的公开合法身份,多次掩护县、区委机关化险为夷,保护了不少党组织免受破坏或少受损失。如国民党金垟乡乡长郑政和就从敌人虎口中救出党员17人,后被接收入党,为党再做贡献。这一时期,青景丽县(今文成县)的党组织得到继续巩固和发展,党员达2800多人,占总人口的2%

19458月,日军投降,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极力主张“和平、民主、团结”,建设新国家。但国民党蒋介石统治集团却坚持内战和独裁,玩弄假和谈真内战伎俩。青景丽县委面对现实,积极做好“和平与战争”两手准备。194511月,国民党当局从奉化调遣浙保五团到温州,第三大队进驻文成,团长蓝钟伍坐镇指挥,到处捕杀共产党人。19463月,内战全面爆发。国民党反动派变本加厉,设立文成绥靖办事处,处长陈志坚扬言“宁可错杀九十九,不可放过一个共党分子”。青景丽县委遵照中央和上级指示,组织干部整风学习,提高认识,改变了长期隐蔽、分散埋伏的活动方式,积极开展有理、有利、有节的游击战争。

19477月,根据解放战争形势要求,中共浙南特委决定将青景丽县委武工队扩建为浙南第二县队,人数扩大到100多人,开始陆续向国民党据点主动出击。从194710月到1949年春,县队和县委警卫队发展到300多人,进行大小战役26次,仗仗告捷。根据地“六抗一反”斗争迅速开展,民兵、农会、妇联等群众组织相继成立,文成县境的重镇黄坦、珊溪相继解放,最终形成农村包围城市局面。国民党浙保四团、自卫队1000多人龟缩在大峃镇,惶惶不可终日。

1949420,蒋介石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国共两党谈判破裂。421,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立即发动渡江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423,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政权覆灭。57,温州和平解放,文成3万多名民兵分成8路包围大峃镇,迫使敌人于8日凌晨遁逃受歼,民兵进城,宣告文成解放。

由于文成县原是瑞青泰3县边区,从1925年起,就有瑞安、平阳、泰顺和特委直属区等中共县、区委,先后在此地域开展革命活动,共建立党支部65个。1934年冬,设立闽东下属的党组织瑞泰边联络站;19368月建立中共瑞青泰县委;19385月创建中共青景丽(中心)县委。在极其艰苦的革命斗争岁月和民族存亡关头,坚定不渝执行上级党的方针指示,领导根据地人民粉碎敌人的“清乡”和迎来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紧接为创建人民民主政权而开展轰轰烈烈的解放战争。直至1949418日,青景丽县委改为青景丽中心县委,下属3个县委,12个区委,在中共浙南地委领导下,紧密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担负了先后解放泰顺、文成、景宁、青田和闽寿宁等县,并经历了拦截李延年(国民党第六兵团)残部,清剿夏守素自卫队和陈迪化股匪及柳志昌潜匪等三大战斗,战果累累。据统计,此时青景丽中心县委下属共产党员16932(其中文成境内8569人,472个党支部)。同年7月,原属青田、景宁、泰顺、丽水、龙泉等县的梅歧、东坑、沙湾、丽云、丽青、安仁等7个半区委(其中泰北区半个区),党员8000多人,划归原属地区党委领导(此从略)。同年93日,建立中共文成县委,原中共青景丽中心县委书记张金发调任文成县委书记。鉴于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作为浙南地区地下党组织的中共青景丽中心县委,已完成其光荣历史使命而撤销;911日,文成县人民政府成立,首任县长刘日亮。饱经苦难而坚毅不拔的文成人民,终于喜笑颜开,满怀豪情迎接着历史新纪元的诞生——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纵观文成革命史,文成人民为求解放,英勇顽强,百折不挠,作出重大牺牲,付出沉重代价,仅19301944年就被敌人逮捕1518人,遭杀害301人,被烧毁民房114座。从大革命至文成解放,全县追认革命烈士275人,其中有省委特派员2人,县委书记(地委委员)1人,区委书记6人,支部书记42人,交通联络员33人。出现了“胡从登同胞兄弟六英烈”,“彭必华一家父子四英烈”,“坦岐一村十三英烈”,充分反映了文成革命斗争的残酷和文成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