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一卷 第八章 | |||
|
|||
第八章 游击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顽固派“反共”、“清乡”愈演愈烈,到处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白色恐怖笼罩浙南大地。浙南特委及时调整战略,加强青景丽地区的武装力量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根据地在逆境斗争中得以生存、巩固和发展。 一、教育党员坚持斗争经受考验 抗战初期,国民党就动手捕杀共产党员,中共青景丽县委及时教育党员、群众,增强革命决心。 1941年下半年,国民党在青景丽地区驻重兵“剿共”。县委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和学习革命先烈事迹,提高党员坚持革命、经受考验的自觉性。8月,国民党黄坦乡乡长叶希超,带领10多名自卫队员,包围南山坑党总支书记周郑仁家。全村中共党员和群众纷纷手持棍棒,奋起反抗,打伤数名自卫队员。周郑仁在群众掩护下脱险,而党员周秀永、蒋叶花和群众周永福、钟苗生的母亲4人被捕,押往青田监狱。数月后用重金保释。 县委和大峃区委的常驻地坦岐村,全村共200多户,有党员308名,总支书记朱大梯(烈士)一家10名党员。他们经受党的多年教育,革命尤为坚决。1941年7月的一天凌晨,浙保四团和自卫队200余人,突然包围坦岐村,集中并强迫全村群众招出共产党员。群众与中共党员生死与共,个个守口如瓶。国民党恼羞成怒,捕去共产党员时任坦歧上、下湾保长的朱大丘、朱大召,施以酷刑。后由统战人士,珊溪镇长刘志远出面保释。 10月9日,浙保四团副团长陈志坚,以布置“清乡”为名,召集珊溪各乡保长开会,朱大召、朱大丘两人刚到会场,立即被捆绑,遭威胁逼供,但他俩在重刑面前未被征服。陈志坚为了达到威吓群众和杀一儆百的目的,利用一个排的兵力,将朱大召、朱大丘游乡“示众”,经过18个乡镇,历时20天,行程300多里后,杀害了两位“钢铁战士”①。 冬,汇溪乡河背猫儿尖中共党员陈凤英,外出活动时被捕,关押在泰顺监狱,受尽酷刑,宁死不屈,被折磨死于狱中。 1942年12月13日,大峃区委交通员池传根,在家乡垟尾山被捕,关押珊溪监狱,受尽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烙铁条、点天灯(将其臀挖洞浇油点灯)等多种酷刑,仍坚贞不屈。后英勇就义于珊溪鲤鱼山,时年仅18岁。 1943年5月15日,黄坦山后村党支部书记周爱信在南山坑被国民党青田自卫队抓捕,宁死不屈,严守党的机密,6月在南田被杀害。 8月8日,里阳田垄村党支部书记赵沛晓(赵沛宣)在南田活动时,被国民党青田县南田行动队抓捕,惨遭杀害。 9月,丽云区高沈党支部书记沈余丰等18名党员,被国民党云和县长潘一尘诱骗下山抓捕。沈余丰从云和监狱越狱,隐蔽在高际一带,12月1日又被云和自卫队逮捕,押至垟佑岭头惨遭杀害。 1943年10月16日,国民党军警又一次窜入坦岐,捕去共产党员朱志玉、朱大蔡、朱大引、朱德汪和朱大翠的母亲,押到珊溪鲤鱼山炮台用刑,后枪杀了朱大蔡、朱德汪2人,其他3人交保释放。 二、加强地下交通站建设 1939年下半年至1940年上半年,中共青景丽县委驻珊溪坦岐、翁山头一带时,建立了以坦岐为中心的四条交通联络线:即由坦岐经雷公尖、双尖、赤砂、新垟、石仓、包渡、塔石头、上林,进入瑞安县境至特委机关;从坦岐经雷公尖、稽垟、塘底垟、白岩下、岭后、上垟、都铺、张山至丽云;从坦岐经赤砂、横山至石庄;由坦岐经赤砂、横山、里阳、谈阳、十源至朱寮。1941年,为适应隐蔽斗争需要,县委对上述交通线各联络点和交通员,逐个进行甄别和调整,健全交通联络站的组织建设。 1942年4月上旬,中共浙南特委机关移驻青景丽地区后,县委积极配合特委活动。同年冬,县委常驻东家寮方向的狮子岩、新厂、陈山、底塘一带时,又增设从东家寮经吴岸、岭后、苏月湖、龙井坑、白岩下、稽垟至雷公尖的交通线。此外,还在岩塔头、项埠、白岩洞背、五峰庵、石仓、蒲瓜田等地,建立一批短途地下交通联络站,配备相应的得力交通员:雷公尖夏荣波、岩塔头林开钮、项埠周道松、白岩洞背纪明凤、五峰庵赵钦福、石仓陈志钮和陈克勋、蒲瓜田林建真等。从而保证了根据地秘密信件的及时传递,并为护送地下革命干部安全作出贡献。 1942年冬,青泰区委设立以山后、西里、岭后、上垟等4处为中心联络站,建立秘密交通线路网,配专人负责送信,传递情报。 三、选派共产党员做内线工作 中共青景丽县委十分重视统战工作,注意团结各阶层进步人士。成功地运用“白皮红心”策略,即共产党利用国民党在基层的保甲制度,将进步的乡(镇)保长“拉过来”,或利用选举等机会将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打进去”,使这些乡(镇)保长表面上应付国民党,暗中为共产党工作。其中,在有条件的地方,选派共产党员,直接打入国民党基层政权,担任乡、保、甲长做内线工作。1939年冬,坦岐上湾和泥鳅堰自然村的党支部书记朱大丘、朱大召,被分别指派担任坦岐上、下湾保长。 1940年,珊溪花竹岭党支部书记夏盛金,担任花竹岭村保长。1943年秋某夜,曾绍文、廖春生、朱大孝、朱玉发、黄忠民等县委领导和工作人员,从赤砂转移到花竹岭工作,住宿他家楼上。次晨,参加“清乡” 行动的国民党自卫队20余人,进入夏盛金家避雨。夏沉着应付,带领他们借伞,支走他们,保护了县委领导人的安全。这个“楼上藏着共产党,楼下应付国民党”的故事,一直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 1941年2月,五十四(叶稠)中共党员张明越、潘志益、陈宪锐等,由党组织选派,打入叶稠乡(今巨屿),分别任警备班(队)队员、乡丁。1942年秋,他们暴露了身份,先是张明越由县委安排脱产参加武工队。不久,张明越只身虎穴,在大峃街约定战友陈宪锐(公开身份为陈宪度勤务员、堂弟),并在大峃街党总支部书记赵颜卿协助下,智取了叛徒陈宪度(原五十四党总支委员,党组织指派担任叶稠乡乡长)儿子的木壳枪1支,送交县委,陈宪锐即随身带来1支短枪参加县委武工队。 1942年下半年,地下党员朱玉祥(朱寿进)打入西坑乡警备班(队)当队员。次年3月的一天傍晚,他乘警备班人员外出之机,弄来1支20响木壳枪,直接送交县委,参加县委武工队。 1944年2月,呈树村党支部书记周日瑾,由县委委员、大峃区委书记朱大孝安排,在当地任保长。以“红心白皮”身份作掩护,为党组织提供机密情报,秘密为党工作。 中共青景丽县委重视“红心白皮”的统战工作,县委机关每到一地在做群众工作的同时,注意争取当地乡保长、开明士绅,向他们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作用,为地下党安全活动创造有利时机和条件环境②。 四、林玉山股匪的覆灭 林玉山股匪武装人员300多人,长期盘踞在飞云江中上游两岸,打家劫舍,奸淫掳掠,作孽多端。林玉山曾被捕判过刑,释放后重操旧业,招兵买马以匪为业。1942年9月17日,国民党为了“剿共”的需要,将林玉山股匪收编,改名为“瑞安政治服务队”,任林玉山为队长。经过整训,配合国民党自卫队、便衣队进行疯狂“剿共”。 1943年2月,林玉山率队驻坦岐进行“剿共”,历时3个月。坦岐及周边地区被捕中共党员和群众达400多人,其中,地下党员朱德足、朱大状、邹凤袍等72人被解往福建徐市集中营,除7人途中脱逃外,其余65人均被折磨或枪杀殉难。林玉山对革命根据地和人民的危害极大,青景丽县委利用“反间计”予以铲除。首先,组织多名与党有统战关系的保长,联名密告林玉山“私通共产党”;继而写一封绝密的假信给林玉山,邀他共商对付国民党计策,并把假信故意抛在国民党兵经常出入的路上,从而激起国民党瑞安县党部对林玉山的忌恨。 1943年8月7日,国民党瑞安县长吕律,暗中调集军队,在国民党瑞安县党部摆设“鸿门宴”,将林玉山诱捕,并经一夜的激战,林玉山政治服务队(股匪)武装被全部解除。同月13日,国民党把林玉山押往瑞安隆山予以枪决。 【注释】 ①朱大召(1911~1942)、朱大丘(1915~1942),同为珊溪镇坦歧村上湾人。先后于1935年11月、1936年3月,由朱大孝介绍加入共产党。入党后,朱大召以木匠身份、朱大丘以摆小摊为掩护,积极开展秘密革命宣传活动,表现对党忠心耿耿,分别担任上湾、鱼秀堰党支部书记。1939年由党组织指派,成为坦歧村上保和下保的2位“红心白皮”保长。为严守党的机密,他俩曾几次被捕,受尽各种酷刑,始终忠贞不屈,人们誉之为“钢铁战士”。1941年10月9日,国民党珊溪镇府又一次通知他俩去“开保长会”,朱大召已预感此去危险,本可一逃了之,但为了全村的安全,经请示中共县委领导后,认为不得不去,结果一到“会场”,即遭绑捕,严刑逼供地下党名单和机密,他俩始终只回答“不知道”一句话。于是敌人以一个排兵力,押解他俩“游乡示众”,历时20天,游遍当时大峃区的珊溪、环李、李夏、南阳、叶稠、方前、双桂、平和、峃口、李山(金垟乡)、樟台、大峃、新峃、龙川、中堡、金炉、大南、玉壶等18个乡镇,每到一地,敌人就各施一种毒刑,什么“狮子捧球”、“蛤蟆吃水”等等,惨不忍睹,妄图以杀一儆百,并强迫他俩妻子陪游,梦想用亲人的眼泪软化他俩对党的忠贞意志。最终敌人计穷谋尽,只得将他俩押到瑞安监狱继续严刑拷问、软硬兼施,依然不能动摇他俩对党的坚定信念。于1942年5月2日,他俩被押到孔龙的国民党“三县联防办事处”壮烈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俩人同时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埋葬于坦歧革命烈士墓。 ②1940年……中共青景丽县委机关……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石角、都铺、湖山等地的一些乡保长和共产党干部建立了较好的关系,常常给党员干部通报消息。一次,国民党军队要去偷袭青景丽县委机关驻地,当地乡长知道即派事务员越墙抄近路送情报给县委领导,使县委机关得以及时安全转移。在湖山,当地保长知道县委机关驻地在湖坑,而国民党军队要他带路,到湖坑搜剿……保长在半路上看到几只鸟,故意对鸟放了两枪,县委机关人员听到枪声,紧急转移,结果让国民党军队扑了个空。1943年冬,瑞安、青田两县边界8个乡的乡长,联名向上保证所属的村庄没有共产党的活动,阻止了国民党军队进驻这些村庄“清剿”。……1944年冬,青景丽干部刘斌发,根据县委副书记曾绍文的交代,和时任青田县南田区王宅乡、雅梅乡联合小学校长邢冠群接上关系。刘支持邢竞选王宅乡长成功,邢则用乡长职务为刘活动提供便利。翌年夏,国民党“剿共”部队因抓不到刘斌发而要放火烧毁刘家房屋,邢出面劝阻,保住了刘家及其周围居民的房屋。——《中共青田党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29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