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史纵横 > 红色记忆
山里有座四面屋,省委书记曾在此居住与办公
时间:2020-10-30 来源:文成县 字号:[ ]

 

这里是一处古老的土地。

铜铃山镇有个雅庄村,三面环山,古木参天,是温州市第一批“历史文化村”。村里有座古宅,人们唤作“四面屋”,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横卧在里湾中段位置,凝聚着沧桑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气息。

 

四面屋坐西北朝东南,为二进回廊式二层木构建筑,由门台、门屋、正屋、厢楼组成。四周设有封火墙,封火墙东、西两侧各开一扇小门。宅子的大门并未开在院落的正中位置,而是采用“正厅歪门”的建筑布局。

▲慢生活自由行 | 摄

 

宅子门台单间砖牌楼式,额刻“秀挹雅庄”四个大字(雅庄村由此得名,又因“雅”字与“下”字在当地谐音,因此又有“下庄”一说),字体端庄、苍劲有力。门台两边各有一个花瓶图案,有“平平安安”及“平升三级(戟)”的寓意。门台的石柱上刻着一副对联,曰:“四壁青山环屋北,一溪绿水绕门西”。 

 

进入门台拾级而上,便进入前厅。前厅檐下有雕刻精美的四个“牛腿”,从右向左依次呈现“渔樵耕读”四字图案,即姜太公钓鱼、樵夫砍柴、农夫耕田、书生习文。前厅靠近内天井的檐下也有四个“牛腿”,分别雕刻着“八仙过海”“松竹梅柳”“刘海戏金蟾”“金鹿衔草”。此外,梁、枋、垂花柱等处,均有精雕细刻的图案。

 

从渔樵耕读、松竹梅等构件上,我们不难理解当年主人的人生追求和精神期许,此屋出身的郑延瑞解放后成了新疆土木系工程师。

▲慢生活自由行 | 摄

 

听村里老人说,宅下有一条暗道环绕宅基。暗道有90至100厘米宽,高约130至140厘米,可容纳百余人。此暗道共有三个出入口,因为周边发生小塌方,已埋了两个。我们至今还能看到位于门台边近一米的石径下面的一个出入口,里面黑压压看不到底,只听到流水叮咚作响。当年建这个地道有何用处呢?村人回答模糊,我想大约是为排水或躲避灾祸而建的吧。

 

据《郑氏文成族谱》记载:四面屋于清嘉庆八年 (1803年)建正屋,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建门厅。

 

▲慢生活自由行 | 摄

 

关于“四面屋”的来历,还得从郑氏初迁雅庄说起。又据《郑氏文成族谱》记载:郑氏文成这一支系河南荥阳迁出,相继在杭州、丽水玉溪、景宁大均等处落脚。最后于1386年,迁至文成雅庄。

 

郑氏迁到雅庄,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当年祖上迁入时,先是在山后一带落脚,住的是茅草屋,靠放牛为生。冬天到来,牛群经常跑到雅庄来吃草。因这里的冬天没有雪,而且地上还直冒热气,于是老祖先便决定迁居这里。起初在四面屋下方处安身。后来,郑氏家一个儿子有出息了,成了皇上身边的品膳人……于是,某年某月,现址上就兴建了这处宅院。

 

传说新建宅院时,有不少乞丐来此讨生。郑家的二夫人很是贤慧,对这些不让吃就抱着柱子不让建房的讨饭人不嫌不弃,不骂不打……后来,这群乞丐也助了郑家建宅一臂之力。

 

 ▲慢生活自由行 | 摄

 

这里闪耀着红色的光芒。

 

1936年冬,闽浙边临时省委书记刘英率领省委机关及红军教导团共400多人进驻雅庄,发展队伍,开辟革命根据地。当地党员、群众热情接待,积极配合红军活动,纷纷为红军送粮、送菜、送情报、救治伤病员。当时红军带来布匹,妇女们便帮他们制作军服,还拿出家里的布料给红军做军鞋。红军打开地主家的粮库补充给养,当地村民便帮助红军在踏对翘里舂米,妇女们给他们做饭。

 

省委书记刘英就在四面屋后厢左侧二层楼上居住和办公。为了确保首长安全,当时那里戒备森严,外人很难接近。

 

1936年10月底,挺进师在雅庄坳田(后村民将此田叫做“联欢田”或“红军田”)搭台,举行军民联欢大会,约有1000多军民参加了会议。省委和部队首长宣讲救国救民道理,然后进行文艺演出。这次大会的政治影响很大,震动了整个浙南地区。11月4日,国民党《浙瓯日报》载:“泰顺峃溪乡、青田之雅庄(均属文成县境)毗连……近有四百余人盘据该两地为巢穴,召集无知民众开会,大作赤化宣传。” 

 

1937年,国民党当局集景宁、泰顺、青田、瑞安四县的保安团来雅庄“清剿“,扬言要对雅庄采取“三光”(杀光、烧光、抢光)政策。

 

雅庄当地群众纷纷给红军当向导,帮助红军突围,撤离雅庄。

 

 ▲慢生活自由行 | 摄

 

如今,雅庄的人们大多迁居外地。四面屋由于少有人居住,有几处已坍塌下来。所幸的是2012年政府拨款30万元对古宅进行修缮,有效地延续了四面屋古老的历史篇章。

 

<转自淡墨文成>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