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史纵横 > 党史编纂
中国共产党文成县历次代表大会重要文献选编(2011年)
时间:2020-06-11 来源:文成县 字号:[ ]

 

 

推进三生融合  打造幸福文成

努力提升宜游宜居生态县建设水

——2011年12月19日在中国共产党文成县

  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文成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奋力推进文成集聚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历史使命。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主要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选举产生新一届县委和县纪委班子,动员全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高扬创先争优旗帜,全力推进三生融合,着力打造幸福文成,努力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宜游宜居生态县建设。

现在,我代表中共文成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一、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和基本经验

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文成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五年,是应对各种挑战、经受多重考验、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两创”总战略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要求,立足实际,创新破难,强力推进宜游宜居生态小康县建设,较好完成了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民生事业不断进步,党建工作创新推动,为新一轮发展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经过五年的努力,县域经济持续增长,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面对保护和发展带来的双重压力,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围绕“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路子,积极应对宏观形势复杂多变带来的影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于省、市平均水平,基本实现五年翻一番的目标。预计到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8亿元,年均增长15.4% ;人均GDP达到12750元,年均增长14.8%;财政总收入6.15亿元,年均增长21.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亿元,年均增长24%。在推进产业转型过程中,我们着力做优一产、提升二产、壮大三产。生态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格局逐步构建,这五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8%;生态工业发展的产业导向更加清晰、集聚平台有效拓展、承接转移能力逐步增强,这五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4%;以生态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加速发展,这五年,我们成功创建了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5%,2009年被评为浙江省十大生态旅游名城2010年成功创建省级旅游经济强县。

经过五年的努力,项目建设提速推进,发展环境逐步改善。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加快发展,项目先行”的理念,不断强化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建立健全政府性投资项目电视公开承诺制和工程“两超”问责机制,扎实开展项目建设破难攻坚行动,全力组织实施了综合交通、公共服务、能源保障、生态保护、旅游配套和城镇开发等“六个一批”项目,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先后建成了文青公路、文泰线峃口至珊溪段改造工程,开工建设了56省道花园至西坑段改造工程、新56省道接南田公路等一批重大交通建设项目,文成“对内”半小时交通圈目标即将实现,基本确定龙丽温高速公路文成段线位。建成了新文中、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公共卫生大楼、体育中心二期、公共服务中心、广播电视中心等一批公共设施项目,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建成了巨屿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了周壤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能源设施项目,能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建成了县城污水处理厂、泗溪河整治三至五期等生态环境工程,开工建设了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等项目,环境综合治理能力进一步加强。同时,建设了一批城镇商品房、保障性住房和农房集聚改造项目,较大程度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前五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

经过五年的努力,城乡统筹取得突破,集聚发展后劲增强。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小县大城”和城镇优先发展战略,着力加快人口集聚和资源集聚。在发展布局上,编制完善了县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心镇“1+X”社区布局规划和功能区、中心镇发展规划等重大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居住、生态等功能布局,并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城乡统筹综合改革“1+14”配套政策、率先完成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率先探索村级组织“转并联”改革经验、率先全面铺开农房集聚改造建设和“三分三改”试点工作,从而有效构建了1个以县城中心城市为核心、8大中心镇为组团、56个城乡社区为支点的“1856”网络型、组团式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在发展举措上,紧紧抓住“全省欠发达乡镇奔小康”、“三年特扶”等政策机遇,着力破解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强化政策激励,积极引导农民下山进镇,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五年来,共转移下山农民2.5万人,城镇化率从2006年末的22.4%提高到2011年的38%。

经过五年的努力,民生事业持续改善,社会建设不断加强。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先后组织开展了省级和国家级生态县、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示范县城、省级旅游经济强县、省级教育强县、省级文化先进县、省级森林城市、省级体育强县、省级平安县等一系列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年度“十大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就医、就学、就业、住房、社保、公共安全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五年来,全县科技进步综合评价位居全省第20位,成为全市进位最快的县;教育投入稳步增长,多项指标增幅全市领先;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面推进,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成功托管县人民医院;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新进展,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进一步健全;文化、体育、精神文明和人口计生工作深入推进,顺利通过了省级文明县城和省级卫生示范县城的复评,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生态县、省级教育强县、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连续四年成功创建省级平安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预计2011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前五年年均分别增长9.3%和14.2%。

经过五年的努力,党的建设持续加强,执政能力不断提升。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取得扎实成效,创新建立并推行“周二谈心和事”和全员驻村等制度,全县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以“互看互学”和“互学互比”活动为平台,全面落实考绩法、绩擢法和即办制,干部提神、建设提速、工作提效的氛围进一步形成。基层基础建设继续加强,在全市率先完成乡镇班子和村级组织换届,率先建立机关、乡镇党委和社工委合力抓党建的工作格局,率先实行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两级双向述职评议”制度,率先推行了“四议两公开”制度,率先实现了“两新”党组织和工作的全覆盖,构建了“1410”“两新”党建工作格局。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一步健全,刘基庙(墓)成为温州市首个省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积极支持人大、政协开展工作,重视并发挥老干部作用,群团、政法、统战、民宗、侨务、人武等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各位代表,同志们,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坚强有力领导的结果,是县四套班子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奋斗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人士大力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文成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全县党员和人民群众,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人民团体、工商联和各界人士,向驻文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协管单位,向在文企业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文成改革发展稳定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地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来的历程,审视发展中的问题,反思工作中的不足,我们深刻体会到,推进文成科学发展,抓好文成各项工作,必须始终做到“五个坚持”: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理念谋划全局。文成是全省重点欠发达山区县,又是温州最重要的水源保护地,面临着区位条件和环境容量的双重制约,担负着加快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双重任务,五年来,我们始终立足这一基本县情,不断完善“12345”发展战略体系,有效指导并推动了文成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但如何加快改善区位条件、壮大优势产业、推进人口集聚,仍然是文成转型发展面临的三大关键难题。因此,在推动新一轮发展中,我们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新的思维对文成发展全局做更深入的科学谋划,进一步深化“集聚发展、绿色发展、借力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五大战略导向与具体工作举措的有效对接,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文成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以强化投入驱动发展。五年来,我们根据文成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以投资驱动为赶超动力,以办多少事筹多少钱的理念,强化以政府投入引领社会投入,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推进文成跨越发展仍然缺乏大平台、大项目的有力支撑;“借力发展”的文章没有做深做足,特别是华侨优势、在外文成人优势仍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内外互动发展效应没有得到充分显现。因此,在推动新一轮发展中,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大投入大建设理念,切实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加大政府性投资力度,以政府性投入带动民资投入,推动国资、民资、侨资一起上,切实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改善大环境,以环境优化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三是必须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构建和谐。五年来,我们以超常规的力度推进社会建设,有效缩小了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切实体现了发展为民的执政理念。但社会事业滞后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特别是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仍然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因此,在推动新一轮发展中,我们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事业的发展,切实以实事工程为抓手惠及广大百姓,以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全面提升民生福祉。

四是必须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增强动力。五年来,我们主动应对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不断推出改革之举、创新之策,把许多难做的事变成了现实。但在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在推动新一轮发展中,我们必须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正确处理政策和策略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创造性,不断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五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优良作风砥砺斗志。五年来,我们注重把作风建设作为根本保障,突出实干兴业、团结干事,在全县干部队伍中形成了“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生动局面。但我们的一些干部缺乏高标准的追求、干大事的激情、抓落实的韧劲,这势必会影响文成的后发崛起。因此,在推动新一轮发展中,我们必须摒弃“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姿态,不断提升标杆,敢于自我加压,勇于担当责任,善于狠抓落实,以优良的作风推动跨越发展,赢取百姓赞誉。

二、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文成加速推进城市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推动文成由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型的关键期,也是文成实现后发崛起、奋力赶超的攻坚期。经过前五年的打基础、筑平台,文成的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今后五年,我们最根本、最核心的战略任务是推进三生融合、打造幸福文成,努力提升宜游宜居生态县建设水平。

这是文成发展主动顺应时势的必然选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一方面要加快发展,实现量的扩张;另一方面要转型升级,实现质的提升。从宏观大势看,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力度都将进一步加大。从省市战略部署看,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了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生态浙江的战略任务;市委从温州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目标定位,并明确要求文成要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的发达地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主动顺应时势,加快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融合”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

这是提升文成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提升我县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基础环境的改善,重点在于生态优势的转化,支撑在于重大平台的构筑,动力在于内外文成人力量的充分激发。从发展机遇看,我们已经具备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条件,特别是随着龙丽温高速公路的兴建,我们的发展条件将有一个质的飞跃;文成作为温州东部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和西部生态产业重镇,潜在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将进一步显现,在外华侨、商会和国内知名企业的投资意愿明显增强。把这些发展机遇转化为新一轮的发展动力,是我们的重大使命,推进三生融合,打造幸福文成,旨在把这些优势转化为胜势,从而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宜游宜居生态县建设。

这是文成人民追求更高福祉的必然选择。没有稳定的就业,老百姓就不安心;没有完善的保障,老百姓就不放心;没有宜居的环境,老百姓就不舒心。推进三生融合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构建富裕、安康、和谐的幸福文成,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通过“十一五”的发展,我们较好地解决了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学上”等基本生活问题。但在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容形式更丰富、水准要求更高,已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层面的需求,而是要充分享受到丰富的文化生活和优质的公共服务。因此,我们必须要把改革发展的成果体现在群众收入的高增长上,体现在社会保障的高层次上,体现在公共服务的高质量上,体现在文明建设的高水平上,体现在社会管理的高效率上。只有这样,才能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根据上述分析,今后一个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快城市化进程为龙头,以实施“三大百亿工程”为重点,以深化改革和借力发展为动力,以加强党的建设为根本保证,着力推动产业量质齐升,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着力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在更高水平上把文成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宜游宜居生态县。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是:到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8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年均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300亿元以上,年投资率70%以上;财政总收入达到12.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9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000元以上,年均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元以上,年均增长13%以上;人口计生和节能减排指标控制在省市要求之内;城镇化率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今后五年,我们必须以产业转型为重点推进经济转型,以新型城镇化为龙头推进社会转型,以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为核心推进政府转型,以三大转型为基础提升民生福祉,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快增长与促转型并重,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是区域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基石。要紧紧围绕做大总量、转型升级这一主线,坚持走集聚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大力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三大工程”,全面构筑以旅游业为主导、生态工业为支撑、生态农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的具有文成特色的产业体系。

大力实施一产增效提升工程。围绕农业现代化目标,立足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健康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着力推进产业结构、经营主体、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服务机制和管理方式的转型升级。要坚持园区化布局,以农业“两区”建设为抓手,结合“三年特扶”工作,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要坚持品牌化经营,在巩固原有特色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通过大力扶持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现代农业主体,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要坚持特色化发展,重点扶持果蔬、茶叶、兔业等主导产业发展,继续支持中药材、油茶、竹木、淡水渔业、花卉苗木等高效特色农业发展;认真做好休闲观光农业文章,推进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结合,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大力实施二产转型提升工程。切实抓好平台建设。按照“合理布局、提质扩容”的原则,重点开发百丈漈生态工业基地,整合提升巨屿等生态工业基地,积极争取设立体外工业园区,促进工业集聚、集约发展。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立足文成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环境承载容量,按照“适度、集聚、低碳”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招商选资力度,着力引进、扶持一批高附加值、高回报率、低能耗、低排放的先进制造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企业推行清洁生产、降低能耗、提高土地利用率,不断提升工业经济的“绿色”含量。扶持发展来料加工业。把来料加工业作为促进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在中心镇、中心村以及有一定规模的下山移民小区建设一批标准厂房,培育一批来料加工经纪人,发展壮大来料加工业规模,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扶持发展农产品、旅游产品等加工工业,进一步强化加工工业对城镇化和就业的支撑功能。

大力实施三产培育提升工程。以温州西部生态产业开发建设为契机,加快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把文成打造成为浙南重要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面加快旅游业发展。按照“培育大产业、发展大旅游、推进大发展”的思路,以实施旅游景区改造提升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810”工程为抓手,强化政府与民资双重投入,加快推进旅游综合体、旅游交通网和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创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2个;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旅游集团化运作,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切实改变旅游产业“低小散”和“各自为战”的局面;更加注重文化与旅游、生态与旅游、农业与旅游、宗教与旅游的有机融合,进一步丰富旅游内涵,拓展旅游业态,打造文成旅游品牌形象;同时,积极寻求区域合作,加强宣传促销,拓展长线市场,共创旅游发展“多赢”局面。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建设温州区域性服务业副中心为目标,全面加快商贸、养生、休闲、家政等为重点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突出发展以现代物流、总部经济、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房地产业,引进大集团的资金和技术,加快各中心镇城镇建设步伐,满足旅居经济消费需求。借温州打造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大势,推动金融业加快发展,争取设立以侨资为主的小额贷款公司,吸引各类商业银行、金融投资和保险机构来我县设立分支机构,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形成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同时,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切实满足城乡社区居民多层次需求。

(二)坚持大投入与抓进度并重,加快构建功能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项目是投资的载体,投资是发展的关键。要始终坚持项目带动理念,认真组织实施好交通建设、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三大百亿工程”,力争未来五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300亿元,确保年投资率达到70%以上。

突出规划引领。坚持从规划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机会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以规划布局带项目建设,强化规划在配置资源中的导向作用,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相互衔接,提高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可实施性。

突出招“大”引“强”。进一步转变招商选资方式,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理念,把集聚优质发展要素作为主攻方向,实现招商选资体量和质态的双跃升,重点瞄准“中字头”、“国字号”“侨字牌”等一批国内有影响、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确保每年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助推城镇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海外华侨及在外文成人优势,进一步强化联络平台、服务平台、项目平台和资本运作平台建设,全面推动内外文成人互动发展。深化“山海协作”,推进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

突出抓好项目进度。按照“规划项目推前期、新建项目抓开工、续建项目出形象、完工项目促投用、遗留项目求破解”的要求,进一步强化项目建设各类要素保障,着力解决资金筹措、征地拆迁、项目报批、工程建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尤其要加大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力度,按照每年竣工投用一个重大交通项目、每年开工建设一个重大交通项目的时序要求,开工建设龙丽温高速公路,切实做好56省道西坑至景宁段改建、56省道瑞安至文成段一级路改建和青文泰省道文成段等主干道建设的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完成56省道花园至西坑段改建工程、新56省道接南田公路工程、县城环线建设工程以及县内联网公路工程,努力实现对内对外“半小时交通圈”的目标。

(三)坚持促统筹与强功能并重,加快构建宜居宜业的城乡一体化格局。要围绕建设温州大都市后花园的功能定位,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以中小城市和中心镇为重要支点的“1856”网络型、组团式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坚持以现代交通网建设引导城镇发展,以功能组团和城镇综合体强化城镇功能,以全面优化城镇环境提升城镇品质。

提升能级,做大中心城市。按照“拉开县城框架、优化县城布局、提升县城品位”的原则,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并进、两翼拓展与山坡地开发并抓、搭建大平台与引进大企业并举,进一步打造功能现代、设施完善、人气汇集的高品质城市,今后五年,县域中心城市构筑形成“一轴、一心、两片”框架格局和“三纵、五横、一环”核心区主干道网络,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左右,集聚人口15万人以上。一方面,加大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力度。突出功能完善,整体做好老城街区、巷道、城中村、老旧小区的规划建设,因地制宜完善污水处理、绿化景观、停车场等功能设施,着力提升老城区品质。“十二五”期间完成苔湖小区改造,启动二新片区改造,加快大峃街改造前期研究,完成沙垟、樟岭旧村改造项目,启动珊门片、周村片、龙川片旧村改造。加快启动新行政中心前期研究。另一方面,加快县城新城区开发建设步伐。要突出宜居,组织实施“绕城”三大新区开发,加快推进城西南主体新区(包括二中片、樟山片及龙川片)、城东新区(包括珊门片和樟台片)、城北新区(重点包括徐村、花园、沙垟等区块)的开发建设,推出一批景美宜居的品质住宅区、普通住房和保障性住房。要提升城市品位,进一步彰显生态、亲水特色,深入实施河道整治工程,把泗溪、凤溪、龙溪建设成为县城形象走廊,着力把县城打造成为欧陆风情浓郁、滨水休闲特征彰显、功能配套齐全的温州大都市副中心城市。

彰显特色,加快中心镇建设。坚持把中心镇建设作为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环节,进一步加大开发和建设力度,不断提升中心镇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加快推进珊溪-巨屿一体化发展与开发建设,形成飞云江两岸、珊溪和巨屿互动发展的空间开发格局,全面提升珊溪-巨屿副中心组团发展水平;其他各中心镇都要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的要求,以城乡统筹为根本方法,以中心镇建设为平台,以农房改造集聚建设为切入点,以“三分三改”为核心,以要素市场化为导向,推动中心镇集聚发展。要进一步强化特色镇建设,各镇要按照建设现代化新型小城镇的要求,不断提升教育、卫生、文体和商业等服务功能,充分挖掘集镇人文和自然资源,进一步彰显集镇的特色和魅力。

均衡共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相统一、发展与转型同步、传承与创新结合、建设与管理并重,突出以56个农村新社区为重点,联动推进中心村培育、旧村改造和村庄整治等工作,打造一批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生活舒适、文明和谐、自然人文特色彰显的农村新社区。要切实以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创建为抓手,突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力争明年创成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

(四)坚持抓创建与增福祉并重,加快构建富裕安康的和谐社会。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文成”不仅要经济作支撑,更取决于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认可度,要围绕“十二五”文化基础、教育提升、公共卫生、社会福利、住房保障等“十大民生工程”,深入推进“六大创建”活动,真正把文成打造成为一座幸福之城、文明之城。

推动居民就业增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就业增收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大力实施“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三年行动计划”,充分利用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契机,加快构建城乡联动的一体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通过扩大创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带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的信息对接和技能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岗位适应能力,进一步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水平;坚持“造血”与“输血”相结合,着力解决低收入农户增收难问题。

健全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推进城镇职工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扩面提标,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和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加强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建设,加大土地供应量,遏制房价过快上涨,逐步建立符合实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六大创建”为重点,切实加快社会事业从保障基本生存需求向保障发展需求提升,提高社会公共资源统筹配置效率,推进教育、医疗、文化、卫生、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以创建省级教育现代化达标县为载体,加大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投入力度,扶持发展民办教育,积极探索教育托管机制,夯实教育基础;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和转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关注关心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少年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精神需求,加快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发展,完善老龄工作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水平。

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生态文明是衡量区域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要牢固树立“生态是资源、生态是品牌、生态是民生”的理念,深入开展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和生态文明建设“十大行动”,高度重视水源地保护工作,加快推进库区及偏远山区的生态移民,进一步加大禽畜养殖污染整治力度,确保温州“大水缸”生态安全;大力推进“绿满文成”行动,切实把森林绿道建设、生态河道治理、城镇绿化和乡村旅游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一布局、整体推进,努力让文成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人民生活更舒适。力争2013年创成省级森林城市,2015年创成国家级生态县。

    (五)坚持铸品牌与促繁荣并重,加快构建具有文成特色的区域文化。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人心、引导社会、推动发展的强大作用,着力扩大文成文化影响,提升文成文明形象。

彰显城市文明品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促进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交融、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以推进三生融合、打造幸福文成的宏伟目标凝心聚力,进一步筑牢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把不甘落后、大气开放、追求卓越融入每个文成人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持续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全体市民树立“爱国、守法、敬业、诚信”的良好风尚,以每个市民不断提升的文明素养,共同打响文成城市的文明品牌,力争2012年创成国家卫生县城2013年创成省级示范文明县城。

繁荣公共文化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活动,着力培养一批专兼职文艺人才,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延伸、向公众开放。要完善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加大县文化中心、乡镇文化站等文化设施建设的推进力度,全面建成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保2013年创成省级文化先进县。要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持续开展“文化下乡”等活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传承,进一步做优刘基文化、老区文化、侨乡文化、畲乡文化和孝亲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不断提升文成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大体育设施投入力度,推动群众性体育与竞技体育联动发展,力争2013年创成省级体育强县。

增强文化产业活力。鼓励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富余人员和文化名人从事文化经营活动,领办、创办文化企业。制订促进民营文化单位发展的政策,扶持民营文化经营服务单位的发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净化文化市场环境,努力形成健康向上、繁荣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规范市场准入,优化发展环境,引导各类市场主体进入文化经营领域。

(六)坚持抓管理与优服务并重,加快构建规范有序的民主法治环境。优良的服务环境和优质的社会管理是现代化的基本要求。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利益导向,按照阳光、效率、法治的要求,切实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行政服务效能。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全面落实“周二谈心和事”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机制,不断适应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加快构建与文成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格局。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完善农村、社区等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努力构筑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维稳工作、基层安全生产管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着力推进社会管理重心下移,深入推进社区、社团和社工建设,强化社会组织的自我管理,进一步加强对“两新”组织的管理和引导,创新网络等“虚拟社会”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党委、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信访、调解、综治三位一体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和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机制,加快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继续加大对严重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确保社会安定有序、稳定和谐,持之以恒地打造省级平安县。

推进服务效能升级。坚持把“提质、提速、提效”作为今后机关作风建设的重中之重,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公共服务供给市场化改革,推广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制度,探索建立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机关内设机构审批职能整合归并,全面落实即办制和《温州市优化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减少审批前置条件、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间,推广行政审批全程代理制和网上审批制。完善政务公开,增强政务信息透明度。完善政府绩效评估考核机制,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部门和行政人员的执行力。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按照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总要求,加强和改进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深化统一战线工作,充分发挥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作用,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按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民宗、侨务、对台、国防和人武工作,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切实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提高全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深入开展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围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要求,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真正把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落到实处,全面提高全社会民主法治水平。

    2012年是本届党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十二五”规划实施的重要之年,做好2012年的工作意义特别重大。要在抓好各项常规工作落实的同时,突出五个重抓,即:重抓投入、重抓集聚、重抓环境、重抓稳定、重抓落实。

    要全力抓投入。切实以“双十工程”建设作为投资驱动的主抓手,继续强化固定资产投资,确保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亿元以上,投资率70%以上。“十大建设工程”方面,重点要围绕基础设施、生态产业、公共服务、生态环境、集镇建设等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完成投资20亿元以上;“十大民生工程”方面,重点要围绕文化教育提升、环境综合整治、住房保障、社会福利等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完成投资8.5亿元以上。

    要全力抓集聚。要把农房改造集聚建设作为整个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关键点,以农房改造集聚建设力促城镇化,以城镇化力促城镇转型、社会转型和经济转型。2012年要开工建设21个农房改造集聚点,开工面积126万平方米,确保5%的农户迁入城镇。同时,要全面铺开“三分三改”工作,确保明年基本完成任务;进一步深化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切实推动农村社区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

    要全力抓环境。切实以推进“六大创建”为抓手,重点抓好两件事:一是根据新一轮浙江省“811”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完成大峃、珊溪、玉壶、黄坦、西坑、峃口等6个乡镇的农村环境联片整治示范项目,加快建设珊溪-巨屿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南田-百丈漈污水处理厂项目。二是围绕2015年创成国家级生态县目标,对照国家级生态县创建的5项基本条件、22项考核指标要求,组织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十大行动”,继续加大禽畜养殖污染整治力度,确保县域环境面貌有更大的提升。

    要全力抓稳定。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要始终绷紧维稳这根弦,切实落实属地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机制,高度重视初信初访,注重理顺民众情绪,按照尊重历史、着眼现实的要求,依法依规按政策着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大力抓好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督、防汛防台等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实现省级平安县“二次夺鼎”,为大建设大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要全力抓落实。没有落实,再好的蓝图也会成为一句空话。要强化领导带头抓落实,落实县领导联系挂钩制度,将各个项目直接联系挂钩到县领导,负责全程,包干到底。要强化破难攻坚抓落实,继续组织实施项目集中开工,倒逼项目前期加速,确保项目及时落地;推进破难攻坚常态化,坚决打掉项目推进中的“拦路虎”,拔掉阻碍项目推进的“硬钉子”,形成项目建设强大的攻坚态势。要强化“比学赶追”抓落实,深入推进“互看互学”和“互学互比”活动,切实发扬“昼+夜”、“5+2”的连续作战精神,形成比学赶追、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要强化“六督联查”抓落实,以大督查促进大落实,多角度多方位对各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实行定期通报、排名排序,进一步强化考绩结果的运用,确保重点工作关注不断,动力不减,热情不退,氛围不淡。

三、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加快文成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目标要达到、蓝图要实现,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队伍。要坚持把党建工作纳入全县发展的总体布局,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切实为加快文成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增强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灵魂。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党建工作的首位,深入开展党员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切实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要进一步推进思想解放,自觉把能力提升作为思想建设的着力点,打造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干部,尤其要注重与转型升级相关的新知识、新产业、新技术的学习,加强对经济走势的把握和产业发展的研究,以过硬的本领引领发展、推动跨越。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敢于从先进地区中找差距,善于从先进典型中找经验,不断探索加快文成科学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培养真抓实干的中坚力量。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智勇双全、以勇为重和“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让所有优秀干部都能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的用人导向,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考绩法和绩擢法,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力度,推行“考绩择才”、“赛场挑才”、“挂牌招才”,真正把那些转变发展方式有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有实绩、促进社会和谐有实效、对待人民群众有感情的优秀干部推出来、用起来,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强化部门作为。要切实加快年轻干部的成长和培养,继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项目一线、维稳一线、村镇一线接受实践磨炼,形成人才到基层锻炼、干部从一线选拔的培养选拔链,造就一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干部队伍。

(三)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打造创先争优的坚强堡垒。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工作基础、形象基础、稳定基础和兴旺基础。要继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更大力度抓基层打基础,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破解发展难题、完成重点任务上创先进、争一流,使创先争优成为推动发展的经常性动力和服务广大群众的常效化机制。要扎实推进新一轮“强基工程”,积极探索农村社区“1+N”党组织设置新模式,采取“转、并、联”的方式,建立适应城镇化需要的农村党建新格局。积极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着力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创建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和文成特色的示范乡镇村党组织和“两新”组织党建品牌,进一步夯实基层、打牢基础。推进上级党组织和下级党组织、辖区内各类党组织之间的结对共建,整合党建资源,形成党建合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要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干部关爱工程,进一步落实村干部特别是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充分激发和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

(四)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畅通党委决策的建言渠道。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委科学决策的重要保证。要全面落实党员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党员在党的生活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参与和监督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完善党员权利保障机制,进一步畅通党内下情上达的渠道,确保党员的建议意见及时、畅通、真实地向党组织反映。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探索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党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委议事和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全委会的作用。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推动文成发展,不仅需要党员干部带头干事,而且需要党员干部带头廉洁从政。要始终保持思想纯正,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以平和之心对名、以淡泊之心对位、以知足之心对利,自觉抵御各种诱惑,真正做到干干净净为群众服务,踏踏实实为群众干事。要始终保持品行端正,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主动算好道德账、诚信账,注重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要始终保持为官清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要常怀敬畏之心,恪守权力边界,把控行为底线,接受各方监督。要继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使干部不想腐败、不敢腐败、不能腐败,让清正廉洁成为文成干部的品牌。

各位代表,同志们,文成的发展正处在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充满希望、充满挑战的崭新征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在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开拓奋进,为推进三生融合、打造幸福文成,在更高水平上建设宜游宜居生态县而努力奋斗!

 

 

 

 

 

 

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为建设宜游宜居生态县提供坚强保证

——中共文成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

2011年12月19日)

钟方成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文成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过去五年反腐倡廉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文成县应对各种挑战、经受多重考验、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也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整体推进、成效显著的五年。五年来,在县委和市纪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纪检监察组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认真履行职责,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一、服务科学发展,助推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五年来,全县纪检监察组织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推动文成的科学发展保驾护航。紧紧围绕我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乡统筹改革发展、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扎实开展监督检查,有力地保障了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的顺利推进。进一步深化作风效能建设,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一线工作法”,实行周二集中便民服务;建立健全职能机关评议、社会群众评议、新闻媒体评议的立体评议机制,深入实施《文成县治庸治懒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庸懒”行为实行“累计重罚,连带问责”,104名机关工作人员受到责任追究。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积极推进招投标市场整治规范工作,建立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平台,推行政府投资项目公开承诺制度,重点建设项目超工期、超概算行为实行自动问责,有效助推县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提效。严明工作纪律,加大监督力度,有效保证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乡(镇)、村两级组织换届工作。

二、强化制度建设,积极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把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着眼于群众关注度高、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成政府投资工程、公共权力运行、公共资金管理等十大重点领域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以“三书两报告”制度落实领导责任,以“廉情记分”实施动态监管,以问责问效强化责任追究,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扎实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全县查找并确定廉政风险点5964个,建立信息库191个,制定和完善工作流程1289个。深化公开工作,推行政务、村务上网公开,强化企(厂)务公开,实现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全覆盖。

三、落实廉政准则,不断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

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规定》为重点,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关系与规则”大讨论、廉政文化“六进”、“五型机关”创建等活动,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和法纪防线;重视党风廉政文化与本地文化结合,探索建立“五位一体”廉政教育平台,成功创建省级刘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严格执行党内监督十项制度和干部监督“四项制度”,推行领导干部公开承诺制度、机关单位党政一把手“四不直接分管制度”;落实“三谈一述”制度,318名新提任党政领导干部接受了廉政谈话,7人受到诫勉谈话。不断规范党政机关津贴补贴发放行为,连续开展“小金库”专项清理。不断规范职务消费行为,积极推行公务接待总额控制、部门联控、公开公示等制度;强化公务车辆管理,实行“三统一两定点”管理制度,并开展公车问题专项治理;严格审查审批,严禁公款旅游,制止无实质性内容的外出学习考察活动114批1800人次。

四、关注民生民利,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以转变行风、依法行政为目标,在15个部门和系统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以提高效率、优化环境为重点,连续开展“企业服务年”、“千局万站优化发展环境”和“三服务一满意”等主题实践活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以服务民生、服务基层为目的,深入开展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活动,创建市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16个、省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2个。以专项治理、纠建并举为抓手,加强对支农惠农资金、社保资金等专项资金以及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资金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强农惠农使用资金232万元,查处教育违规收费37万元、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165.3万元、涉农涉企“三乱”案件42件计65.8万元。

五、坚持从严执纪,认真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

坚持树立科学的办案理念,充分发挥办案的综合效果。建立和完善领导包案、领导接访、实名举报优先处理等制度措施,拓宽信访渠道,维护群众利益,认真、及时处理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举报问题。五年来,全县纪检监察组织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811件,解决信访问题753个,为204名党员干部澄清事实。以大案要案为重点,严肃查处了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系统贪污窝案串案、建设工程串标案件和原樟台乡主要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等274件,处分党员干部274人,其中移送司法机关处理42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00多万元。注重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深入剖析案件,研究发案规律,制定规定措施,及时堵塞漏洞,充分发挥了查办案件的治本作用。加强纪律惩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纠正执行不到位问题9个,维护了纪律的严肃性。

六、夯实基层基础,深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把反腐倡廉工作延伸到农村基层,着力打造乡镇、基层站所、社区(村居)“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不断深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优化便民服务,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10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56个、村级便民服务站327个,推行网络审批和同城办理,实现便民服务全覆盖。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健全完善村帐乡(镇)代理和三级联网监管制度,开展村级财务“三年一轮审”,继续实行农村小额建设工程招投标“明标抽签”制度。进一步强化基层监督,扎实推进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认真落实《浙江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程》,村级民主监督管理得到加强,群众信访问题大幅减少。

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县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继续存在,少数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纪律观念淡漠、执行纪律不严,有的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一些单位权力制约和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健全,有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重关系轻规则,搞以权谋私,滥用职权,导致重点领域和重点岗位违纪违法问题易发多发;一些单位和机关工作人员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明哲保身,工作绩效差,“庸懒”现象依然存在;一些机关工作人员本位主义严重,办事不公、与民争利以及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一些党员干部艰苦奋斗意识淡薄,贪图安逸,追求享受,热衷相互请吃、赠送礼金礼卡,奢靡之风有所抬头;一些单位制度建设搞形式主义,生搬硬套,不切实际,执行制度大打折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推进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回顾五年来的反腐倡廉建设,要做好今后的工作,以下四条原则必须坚定不移地予以贯彻执行:

----始终坚持党委统领、全民参与的原则。实践证明,加强领导,依靠群众,形成全社会反腐败斗争的强大合力,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强力保障。我们要始终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摆在突出位置。党政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带头落实“一岗双责”和“三书两报告”制度;班子成员要根据责任分工,加强对责任范围反腐倡廉工作的督促、指导;机关部门要主动配合、加强协调,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整改存在问题,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放在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去思考、谋划、部署和推进,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重大部署、重要活动、重点项目开展监督检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服务发展的切入点,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把“干部提神、建设提速、工作提效”作为目标,不断深化干部作风效能建设。我们坚信,纪检监察组织只有立足全局才能服务大局,只有主动融入才能助推重点,只有围绕中心,才能较好实现反腐倡廉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始终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原则。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大力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促进教育、监督、制度、改革等各项工作的落实。按照服务科学发展观、体现温州精神的执纪理念,善于发扬“伞剑”精神,尽最大努力为干净干事、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干部“打伞”,保护党员干部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同时,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对那些胆大妄为、目无法纪、顶风作案的人坚决“亮剑”,依纪依法严肃查办阻碍文成发展、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努力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原则。始终牢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反腐倡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围绕民生问题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模式,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反腐倡廉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今后五年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任务

 

今后五年,是全县推进三生融合、打造幸福文成、加快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经受住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四大考验,坚决消除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四大危险,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坚定不移地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主线,以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和构建纪检监察社会化工作体系为重点,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大力提升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全力打造政通文成、绩效文成、廉洁文成,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宜游宜居生态县提供坚强保证。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县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明显增强,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重点领域和重点部位的消极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经济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今后五年,全县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任务是:

一、围绕中心,全力打造一以贯之的政通文成

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事关文成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幸福创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中梗阻问题,确保政令畅通。

严明政治纪律。全县纪检监察组织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和县委的权威。要深入开展政治纪律教育,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政权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把加强纪律修养作为必修课,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从大局出发,自觉服从县委、县政府的利益。要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遵守政治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对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人事纪律、财经纪律、廉政纪律、群众纪律的,要严惩不贷,决不姑息迁就。

加强执行力建设。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能力和态度,能力是基础,态度是关键。我们要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以良好的作风树立正气、凝聚人心、促进发展。要加强教育,强化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督促党员干部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把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把自我要求调整到最严,不断增强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的自觉性。要强化监督,督促党员干部树立实干作风,找准标杆,埋头苦干,立说立行,按照县委的战略部署和具体要求,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出成效。要开拓创新,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扬为群众敢吃苦、为工作敢创新、为大局敢担责的奉献和创新精神,把自己的各种能力贯彻于执行活动的始终,切实完成县委、县政府的既定目标任务。

强化服务保障。坚持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纪检监察组织的保障就跟进到哪里,党委、政府的重大项目实施到哪里,纪检监察组织的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充分发挥服务保障作用。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十二五”规划以及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要求,围绕“三大百亿工程”、“双十大工程”、“六大创建”、“十大行动”、“三年特扶”等重大决策部署,加强对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要深化重大项目建设服务保障工作,主动跟进服务,加强监督考核,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不断优化项目建设环境,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二、服务发展,全力打造务实高效的绩效文成

服务提质、效能提速、工作提效,是人民群众的要求,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着力保障改善民生,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加快制度改革,推动提速提效。扎实推进中介机构清理整顿和规范发展,围绕健全市场经济秩序,着力发展独立、公正、专业化的中介机构,培育形成公平公正、竞争有序、服务高效的中介服务市场。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切实减少审批环节,提高行政审批的质量和效率。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完善网络审批平台、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把行政审批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纳入电子监察范围,形成“前台一门受理、后台协同处理”的行政办事和服务模式。推动实现企业登记注册、项目申报审批、个人公共事务办理等业务网上办理。

深化便民服务,实现提速提效。“三个到基层、三个有利于”为目标,推动便民服务认识再深化、平台再健全、功能再完善、服务再提升。深化职能归并,加强授权力度,确保审批事项和人员“两集中、两到位”。积极调整建设管理和社会事务权限,推动审批权限和管理职能向基层下放,五年内,农村基层审批和服务事项要达到200项,确保农民建房审批、社会保障服务等一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在基层落实。全力加强县级行政审批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村居)便民服务中心(站所)建设,努力构建便捷、高效、和谐的县、乡(镇)、社区(村居)“三位一体”的便民服务网络,实现同城办理、网络审批全覆盖。

强化责任追究,保障提速提效。问效先问责,问责必从严。要以电视承诺、媒体跟踪、群众监督、社会评价等形式,加强绩效考核和绩效评估。建立绩效考评结果公开和绩效考评结果与绩效整改挂钩、与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挂钩、与绩效奖金挂钩的“一公开三挂钩”制度,充分发挥绩效考评的导向、激励和约束作用。对县委、县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执行不力,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影响整体工作推进的行为;未按民主议事决策程序决策、超越职权范围决策,并因决策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滥用职权乱作为、推诿扯皮慢作为、敷衍塞责不作为的行为;落实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工作不力,违规审批导致行政败诉的行为;履职不到位,承诺不践诺,导致重点项目建设超工期、超概算的行为,要按照行政首长问责制、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建设责任追究制、落实即办制责任追究制和行政败诉案件责任追究制等问责制度,坚决、严肃、及时地查处,切实保障提速提效。

三、惩防并举,全力打造风清气正的廉洁文成

正本清源才能激浊扬清,政风改善才能优化环境,正气飘扬才能赢得民心。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加快建设廉洁文成的步伐。

加强教育,督促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教育是防治腐败的必要前提和基础。要按照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创建刘基廉政文化、红色廉政文化、侨乡廉政文化、孝道廉政文化、民间廉政文化“五位一体”的廉政文化教育格局,不断深化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反腐倡廉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制度,积极探索和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不断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广度和深度。督促领导干部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建立健全“123”载体,即构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信息网络平台,畅通监督渠道、运用渠道,完善抽查制度、公开制度、预警制度。重点整治领导干部收受礼金、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等方面的问题。加强民主集中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推进重大事项决策的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三谈两述”制度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探索推行职务消费和领导干部财物公开制度。全面开展公务车辆改革,实行用车补贴制度。

纠建并举,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针对一个时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倾向性问题,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认真开展分类治理和专项治理,对纠而复发或屡禁不止的问题要盯紧不放、一抓到底。要建立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工作机制,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继续加强对教育收费、医疗服务、农民减负、企业减负等方面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突出问题和土地审批、工程建设等执纪执法领域的专项治理力度。畅通健全群众诉求渠道,着重解决群众普遍关注和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强化纪律,严惩违纪违法行为。坚持把查办案件作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手段,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对腐败分子一查到底,坚决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要突出办案重点,以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违纪违法案件为重点,严肃查办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案件,滥用人事权、执法权、司法权、审批权、监管权谋取非法利益的案件,以及侵占、挪用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严重损害公众利益、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严肃查办重大责任事故和群体性事件涉及的失职渎职及背后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加大对行贿行为的处罚力度;严肃查办以案谋私、贪赃枉法和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等案件,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势头。健全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机制,严格规范使用“两规”措施。加快数字化办案指挥系统建设,努力提高办案工作的科技含量,保证执纪执法公正。健全违纪违法案件信息发布制度,发挥案件治本功能,促进惩治成果向预防成果转化。

今后五年,我们要实现政通文成、绩效文成和廉洁文成,必须注重系统思考、整体推进,努力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实用高效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一、突出重点,积极构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新形势下深化惩防体系建设的重要切入点。要全面推进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公共资源交易、行政绩效管理、行政权力电子监察、民意诉求反馈等“五大系统”建设,有效降低和防范权力运行风险。

扎实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要突出防控重点,以领导干部特别是重权部门的领导干部为重点对象,规范领导干部的用权行为;以工程建设、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为重点领域,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的实效性;以科学分解和配置权力为重点环节,逐步规范权力运行;以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实行动态监控、整改纠错为重点任务,防止廉政风险演化为腐败行为。要抓住关键环节,切实核定权力清单,绘制权力流程图,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要运用科技手段,建立完善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和电子监察系统,构建权力运行综合监控网络平台,准确判断和处置廉政风险。要健全长效机制,全面建成科学合理的权力内控机制、公开透明的权力运行机制、规范严密的权力监督机制,实现权力运行监控全覆盖。

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督促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运行机制;健全和完善“廉情记分”制度,进一步强化动态监管;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更加注重考核结果运用。进一步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在社区中积极搭建纪律监督的有效载体,探索加强“两新”组织反腐倡廉建设的方法途径,实现纪律监督工作向社区、“两新”组织延伸;建立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着力规范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真正让基层干部受监督、人民群众得实惠;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居)党风廉政建设的若干规定》,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的教育、管理和监管。

加强工程项目保廉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招投标市场清理整顿和规范工作,健全和完善招投标市场相关机制和制度,严肃查处招投标市场中的违纪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招投标市场秩序。认真落实建设工程“1+14”制度,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超工期超概算”问题和群众深恶痛绝的围标、串标问题。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探索推行政府投资建设工程代建制。

二、齐抓共管,积极构建纪检监察社会化工作体系

纪检监察工作的基础植根于人民群众,力量源自于人民群众。做好新时期的纪检监察工作,必须充分依靠广大党员群众,努力构建纪检监察工作的社会化格局。

强化纪检监察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今后五年,我们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自己,切实做到对党和国家无限忠诚,对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爱护,对腐败分子和消极腐败现象坚决斗争,将队伍打造成加强学习的模范、真抓实干的模范、严格自律的模范,树立纪检监察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钻研纪检监察业务,广泛了解和掌握各方面知识,着力提高保障、服务科学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加快社区(村居)纪检监察组织、非公企业及中介组织、社会团体等新经济组织的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不断壮大纪检监察队伍。切实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管理,强化执纪者必先守纪、监督者必受监督的意识,努力造就一支能力强、业务精、作风硬、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完善全民参与的监督体系。坚持群众路线,把相信和依靠群众的原则贯穿于反腐倡廉全过程,积极引导群众有序参与反腐倡廉建设。健全协调规范的民意反映机制,进一步畅通群众反映问题、表达合理诉求的渠道,努力构建融来信、来访、电话举报、网络在线接访、短信举报、媒体舆情于一体的信访综合受理平台;建立健全群众信访举报权利保障机制,鼓励和引导群众主动实名举报违纪违法行为;不断深化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四位一体”的政风行风热线联动模式,加大对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揭露和处理力度,积极回应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充分发挥党委反腐败协调小组的作用,完善查办腐败案件联席会议、协调联动、信息通报、材料移送等制度。努力实现党务、政务、村务、企(厂)务上网公开;要在社会各界聘请一批党风政风行风监督员,积极打造一支精干的廉情信息队伍,大力协助纪检监察组织开展反腐倡廉工作。

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坚持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对党政机关、重要科室、领导干部和农村基层主要干部,实行党风、政风、行风、作风和廉洁自律情况的社会化评价。要丰富评价手段,在优化政风行风评议、作风效能评议、基层干部“双向述职”等传统评议形式的基础上,逐步向网络廉情调查、媒体公开评价转化。坚持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考核与社会化评价相结合,逐步提高社会评价的权重,强化社会评价的权威性。建立社会评价的预警、纠错和奖惩机制,将评价结果纳入各地各部门综合考核和工作目标考核之中,作为单位评先评优、党员干部奖惩的重要依据,与领导干部业绩评定、提拔任用挂钩。要强化责任追究,对那些有错不纠、敷衍应付,或者措施不得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各位代表,同志们,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描绘了未来五年文成建设发展的宏伟蓝图。站在新起点,我们豪情满怀;开创新局面,我们信心百倍。让我们在县委和市纪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职,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建设宜游宜居生态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文成县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名单

2011年12月22日选举产生

38

 

王日康

王建军

王彩莲(女)

叶  飞

朱明阳

刘  云

刘  飚

刘一灵

刘万斌

刘金红(女)

刘建华

刘建忠

李  标

李建业

吴昌亮

吴育民

汪  驰

陈永格

陈红兵(女)


季昌丰

金一玲(女)

周  虹(女)

周永家

郑士钗

郑文东

郑书讯

郑建华

孟晓豪

赵东佐

赵建荣

钟方成(畲)

徐清雨

黄小中

梅则铭

程  东

傅华标

谢逢越

蔡爱东












中国共产党文成县第十二届委员会

候补委员名单

7人

杨小锋  严炳宽 吴焱春(女)  周琦峰 徐文鑫   龚士东       

 县委常委(9人):汪驰  王彩莲  谢逢越 李建业  刘金红  钟方成   徐清雨   黄小中  周永家  

书记:汪驰

副书记:王彩莲  谢逢越

 

中国共产党文成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名单

 

纪委委员(20人)王宝坎    叶黎明(女)        刘际当    刘树智

刘铮锋   李忠彬  张贤珠(女)  陈永海    陈式海   林永波

林锡珠(女) 周灿媛(女)  周建东    赵富春   胡冰亮

钟方成(畲) 钟爱华(女,畲)徐冠华   潘振达   

常委(7人):      刘铮锋  李忠彬  张贤珠(女)  周建东    赵富春 钟方成(畲)

书记:钟方成

副书记:赵富春   张贤珠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