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水文成 > 名胜古迹
名胜古迹

      百丈漈飞云湖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百丈漈飞云湖景区位于温州市西南部飞云江中上游的文成县,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风水祖师爷刘伯温的故里,古称“天下第六福地”。

      百丈漈飞云湖景区集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是一处集旅游观光、科考探秘、避暑度假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分别由百丈飞瀑、刘基故里、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朱阳九峰、天顶湖、峡谷景廊、龙麒源、岩门大峡谷、飞云湖、双龙等十大景点构成。

      其中,国家森林公园铜铃山内铜铃山峡,壶穴奇观,千姿独秀,欲称“华夏一绝”。

      飞云湖、天顶湖茫茫洋洋、若海天都、云门诸峰、直拨水面。飞云湖为浙南最大人工湖;天顶湖可与杭州西湖媲美。

      朱阳九峰,峰峙天际。有着“三潭三瀑清如玉,九崖九峰隐仙居,浓雾袅袅脚下过,爽朗清峰不时虚”的仙境之美。

      此外,这里不仅是历史名人刘基的故里,也是现代名人赵超构(笔名林放)的故乡。

      百丈飞瀑:从佛山沿泗溪到天顶湖,纵深约2公里。一漈、二漈、三漈形成的瀑布群,奇险、雄伟、壮丽。尤其是落差高207米的百丈飞瀑,居全国之最。古人说:“雁荡龙湫眼底收,百丈飞瀑雄则秀,天赐神流三千尺,半空烟霞唾棉球”。瀑布群区峡谷两边,到处是奇岩怪石,险峰幽洞。

      天顶湖:上百丈漈头可到天顶湖。天顶湖,以5.4平方公里面积,6千万立方米的蓄水量,高踞于630余米的群山环抱之中。南田旧称九都,“九都九条岭,条条通天顶”,天顶湖由此得名。

      天顶湖大小岛屿十余个,有的葱葱郁郁,有的灌耀重山,有的赤砂遍布,有的山花烂漫,有的高峰突兀,有的平坦如批,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景点地址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百丈漈镇。

    开放时间08:00-17:00。

    铜铃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位于浙江省文成县,位于岩门大峡谷上游的叶胜林场境内,长约5公里,面积2755公顷。境内拥有上万亩的原始次生林,为浙南保存最好的原始阔叶林。其中以铜铃山峡中经万年激流旋冲而成的壶穴奇观最为著名,峡内瀑连瀑,潭叠潭,湍流雷轰,震心慑憾,峡谷摩幻,称为“华夏一绝”。

      铜铃山森林公园位于百丈祭风景名胜区西部,分别由铜铃山峡、小瑶池、铜玲寨三大景区组成。

      境内山峦叠翠、峡谷幽深、溪瀑潺潺、修竹茂林、奇花异草,野生动物群多。尤以“壶穴”景观名闻天下,国内罕见,堪称“绝景”。森林覆盖率达95%,空气清新,富含负离子及多种植物杀菌素、萜烯芳植物,十分有益于人身健康,达到建脑又健身的功效。

      铜铃山森林公园是一处旅游观光、探险猎奇、休闲避暑、“森林浴”的理想胜地,她正展开迷人的胸怀,欢迎各界人士的到来。

      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位于文成县,位于岩门大峡谷上游的叶胜林场境内,长约5公里,面积2755公顷。境内拥有上万亩的原始次生林,为浙南保存最好的原始阔叶林。其中以铜铃山峡中经万年激流旋冲而成的壶穴奇观最为著名,峡内瀑连瀑,潭叠潭,湍流雷轰,震心慑憾,峡谷摩幻,称为“华夏一绝”。浙江省向来以山水秀美闻名全国,其中尤以浙东与浙南的自然风光最为绮丽多姿。铜铃山便是浙南文成县一处风光独美又鲜为人知的风景名胜区。铜铃山

      铜铃山隐藏在文成县城西40公里的崇山峻岭之中,景区内峰峦叠翠,峡谷幽深。如今这里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百丈漈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因而有“天然氧吧”之称。铜铃山的秀美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森林栈道魅力诱人,二是壶穴瀑布全国独有。

      森林栈道有500多米长,林间空气中弥漫着树木散发出的清香,一路上,栈道忽上忽下,弯弯曲曲,听鸟啾虫鸣,赏斑斓树叶,令人顿生一种别样的愉悦与惬意。

      铜铃山更为神奇的是景区内那处全国独一无二的壶穴瀑布。在铜铃山峡那条由高而低的峡谷中,一个个宛如巨大石盆般的水潭,排列而下,有的坐落在谷涧,有的镶嵌于谷壁,有的像酒坛,有的似浅井,有的浑圆光溜,有的穴连穴。潭穴蓄水,水清如碧玉。这琼浆玉液般的瀑布由高而低,经上一个潭穴,流入下一个潭穴,奔腾冲泻,哗哗啦啦,十分有趣。我国著名风景专家、北大教授谢凝高实地考察后把这种瀑布定位为“壶穴奇观,华夏一绝”。这处壶穴瀑布完全是大自然巧夺天工的杰作,由铜铃峡洪水急流经千万年旋转冲刷而成。为方便旅客观赏起见,如今在峡谷左侧的岩壁上建成一条由钢条焊接而成的栈道,如游龙般蜿蜒于悬崖峭壁间,从谷底远远望去,十分壮观。铜铃山

      由文成县城去铜铃山,如走盘山沙土老公路,需要3至4小时,而且路况较差,旅客要受车辆颠簸与尘土扑面之苦,然沿路可观赏国内难得一见的岩门大峡谷壮观旖旎的风光(若走新建柏油公路,则绕大峡谷而过,什么风景也看不到)。此处大峡谷高达1100米,逶迤百余公里,远眺群山层峦叠嶂,近观谷底江水奔流,绿竹似海到处一片葱翠。

      特色

      铜铃山森林公园位于文成县西部,距县城49公里,因境内有一巨崖形似“铜铃”,而得名,公园总面积2725公顷,森林覆盖率95%。公园以林茂、兽珍、谷深、瀑急、潭碧、湖秀、岩奇、穴怪为特色,是集山水观光、森林探险、休闲度假、健身康复、科研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公园。公园内有铜铃峡、铜铃寨、小瑶池、原始丛林、胜川桃溪五大景区,150多处景点。铜铃山

      铜铃峡谷长3公里,宽处百余米,窄处4~5米,呈S形走势,两侧群山险峻,奇峰耸翠,连环石壁,光滑如磨,鬼斧神工,佳景天成。尤其是万年古河床——铜铃壶穴,为国内罕见奇观。其间瀑布众多,姿态各异,有似蛟龙喷水,有如银蛇出洞,有象银河倒挂,形成深壑碧潭;潭似酒埕、茶壶,口小肚大,大小不等,共十二处,故名“十二埕”。游人走在有惊无险的高高栈道上,仰望,陡峭悬岩,天若飘带,神奇万千;俯视,瀑叠瀑,潭连潭,奇岩、秀滩目不暇接。我国著名风景专家、北大谢凝高教授到此考察,叹为观止,连声称赞:“铜铃壶穴,天下绝景”。

      铜铃岩周围是百丈悬崖,向北沿一条小路直上岩顶(铜铃蒂),顶有一平台,即铜铃寨,系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吴成七分寨,寨址遗存瓦片及陶瓷器碎片等物。游人上岩顶,仿佛立于天上,视线开阔;山腰有石洞,相传为吴成七藏放金银珠宝的地方,故名“藏金洞”。当地有民谣:“吴成七寨,金银九行,行行九缸,缸缸九万。”在铜铃寨可观6~7处瀑布,白水漈瀑布最为壮观,古人诗云:“飞岩白水在云间,云来雾去不改颜。行见美人春不漪,水姿羞气自心欢”。铜铃山

      小瑶池位于湖头林区海拔1090米的山顶上。传说此池为王母娘娘浴池,故名“瑶池”。瑶池面积4亩余,涌泉四季不断,池水终年碧绿,犹如一面明镜,蓝天、绿树、红花掩映,游人如入仙境。古人描述:“碧草深湖水西流,奇峰掩映二悠悠。堤长漠漠天连水,岸远沉沉雨洗鸥。依藻神鱼求变化,从来水鸟任浮游。胜川溪水源于此,钓客何须问别洲。”从瑶池徒步上山百余米,便到观日台。清晨,可观旭日从群山叠嶂间冉冉升起;傍晚,能见夕阳从密林深处缓缓西沉。春看百花争艳,夏观茫茫云雾,秋望晴空明月,冬眺-雪原。瑶池向西200米处是昭烈亭,1936年冬的一天清晨,刘英、粟裕部队(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第二纵队百余人途经胜坑割草坳,遭-一营兵力包围伏击,红军奋起反击,给装备精良数倍之敌以重创。战斗中,红军战士十余人壮烈牺牲。为纪念红军英烈,1997年有关部门在此建起昭烈亭。

      公园内尚有保存完好的常绿阔叶原始次生林1000公顷。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类有207科762属2042种,其中列入国家保护的有银钟花、连香树、福建柏、天竺桂、花榈木、鹅掌楸等30多种;动物类有58科119属175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短尾猴、黄腹角雉、娃娃鱼、猫头鹰、穿山甲等20多种。在郑坑源林区天然硬阔叶林遮天盖地,大的胸径约在1~2米之间,并有碗口粗藤本植物缠绕于大树上,构成乔、灌、藤、草自然结合的天然森林生态景观。观赏植物种类繁多,有观花类31种、观果类20种、观叶类26种、观树形类18种。四季景观明显,春季鸟语花香,夏季绿海幽深,秋季红叶送情,冬季银装素裹。林中人迹罕至,素为珍禽野兽生息之所,黄腹角雉、猫头鹰、野猴、野猪、野兔、毛冠鹿、五步蛇等时有出没;林间山路崎岖,攀登艰险,适宜勇敢者进行森林探险。同时,林内绝无污染,空气清新,水质洁净,花草芬芳,是理想的森林浴场。铜铃山

      胜川桃溪景区紧靠飞云湖,境内竹林茂盛,溪水源远流长。进入景区,竹海茫茫,林涛阵阵,清风徐徐,溪水潺潺。春季,雨后竹笋节节拔高,茁壮成长;夏季,瀑布气势磅礴,有如蛟龙翻滚,咆哮而下,有似白色飘带,随风飘拂,泉石相击,水花飞溅,阳光照射,彩虹缤纷。沿途可游览擎天柱、木鱼岩、金蟾岩、老虎山、水洞山、仙梯倒架、缸遥坦、龙井等自然胜景,欣赏古朴的小桥、流水、田园、农家等山村风光。

      经过几年建设,公园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总投资近1千万元、总长度达60多公里的对外通道公路及景区内公路、300多米的悬空栈道、游步道等已建成通行。新建的铜铃山庄、桂花村山庄停车场等已开始对外营业。

      景点相关介绍

      铜铃山森林公园紧临浙南最大湖泊—飞云湖,分别由铜铃山峡、小瑶池、铜铃寨三大景区组成。境内拥有浙南地区保存境内山峦叠翠、峡谷幽深、溪瀑潺潺、修竹茂林、奇花异草,野生动物群多。尤以“壶穴”景观名闻天下,国内罕见,堪称“绝景”。森林覆盖率达95%,空气清新,富含负离子及多种植物杀菌素、萜烯芳植物,十分有益于人身健康,达到建脑又健身的功效。铜铃山

      铜铃山森林公园是一处旅游观光、探险猎奇、休闲避暑、“森林浴”的理想胜地,她正展开迷人的胸怀,欢迎各界人士的到来。

      景点概况

      位置:铜铃山森林公园位于百丈祭风景名胜区西部。铜铃山

      气候:温州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各种动植物生长。年平均降水量1800mm,年平均温度约18度,无霜期280天,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山海兼利,物产丰富。

    月老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境内,是国内唯一一座以“爱情”为主题的森林公园。月老山景区坐落于文成县西北部的石垟林场,总占地面积445公顷,距文成县城仅38公里,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7%以上,云顶观日楼海拔1339米,为文成县最高峰,可观“五湖四海”奇景。空气的负离子含量极高,就象一个天然的大氧吧;景区内生长有水杉、云松、红豆杉等几十种珍稀树种,有的树龄达百年以上,荫翳避日,漫步林间,几乎晒不到太阳;常年平均气温12.8度。

      月老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山岭连绵,常年平均气温12.8摄氏度。全年都有降水,秋冬较多,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景区林木茂密,山岭众多,大气质量常年保持Ⅰ级,空气PM2.5日均浓度5微克/立方米,空气负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7万多个,是国家标准的35倍,堪称“天然氧吧”。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夏季凉爽,春秋宜人,冬季寒冷,旅游资源以凉、绿著称,古、野取胜,山、水、林、石并茂,是集避暑、度假、观光、会议、考察、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旅游胜地。

      月老山有成片的原始次生常绿阔叶林和高大的常绿针叶林,其内生长有水杉、云松、红豆杉等几十种珍稀树种,有的树龄达百年以上,荫翳避日。广袤的森林碧森森、绿茫茫、深藏着季相变化、春华秋实、晨昏更迭等森林景观,使这里林海生辉。森林中野果繁多、百鸟啼鸣、百虫对唱,增添了森林公园特有的野趣。浓密的森林,参天的大树,是天然的空调器,有“空气维生素”之美称,十分有益于人体健康,是一个保健疗养、度假旅游的理想胜地。

      景区荣誉

      国家地质森林旅游景区;

      全国首个自驾静态运动基地;

      温州市十大最美农庄之一;

      四大基地所在:浙江省工贸学院旅游专业实习基地;温州市百年好合婚纱摄影基地;温州市劳模疗休养基地;文成县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

      代表景点

      月老庙

      月老庙前有碧湖,后倚青山,是月老山的代表建筑。虽然没有宏大的殿堂,但绿树环绕,整体环境清幽,是隐在山水间的一粒明珠。在这凡未婚男女可祈得到理想的终身伴侣,已婚男女瞻拜月老后,可期婚姻和美、白头偕老。月老庙是恋人们祈愿求福的一个圣地。

      爱情海

      月老山中的“爱情海”,当然,在山沟沟里不可能真的有海,群山环抱中,一片湖泊泛着粼粼波光,正如爱情,幽美却又不平静才能历久弥坚。在爱情海上漂着一艘船,船上有两颗叠在一起的心,这就是心心相印船了。仔细一看,发现这艘船并没有用绳索连在岸上,而是任其在湖面漂泊。“这不是很不吉利么?两颗漂泊的心。”听到疑问,工作人员笑着说:“两颗心如果能紧紧连在一起,别说是这样在漂泊了,就算是大风大浪,也是幸福的。”

      围绕着爱情海,是长长的走廊,可供游客在不同方位观景,而这里也将建设为一个婚纱摄影基地,供新人们在爱情海留下美好回忆,见证自己的爱情。此外,这里的心心相印船和月老庙前的巨型红双喜可以说是情侣来月老山必不可少的拍摄点,一处象征着两颗连在一起的心,一处象征着双喜临门。

      中国大喜

      月老山的巨型红双喜高7.9米、宽9.9米,内部装有灯光,到了晚上,夜幕使它更加夺目,是婚纱摄影的好地方。红双喜的后面是一片池塘,池塘的对面便是月老庙了。自古以来,在民间就有月下老人千里姻缘一线牵的传说,不少还没恋爱或者已经恋爱的年轻人都会对月老尊崇有加,不为别的,因为爱情。

      水杉林

      天空茫茫,树林苍苍,株株水杉比着肩儿高高地矗立。水杉总是挺直的,坚守着自己不大的园地,笔直向上,苍绿的针叶紧裹树干,直插云霄。它的底部空间就是留给人的,枝叶平铺,供人进出,充分地享受它的绿荫和湿润。隆冬时节,它被冻的浑身紧绷,但是,它没有东张西望,没有摇尾乞怜,始终笔挺地伫立着,卓越卓绝地耸立着。水杉一如人,挺拔伟岸又秀美修长。告别喧嚣的城市,漫步在林间小道,踏着松软的泥土,闻着草木的芬芳,听鸟鸣虫嘶,看栖禽相戏,感受到的是一种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境界。

      云顶观日楼

      云顶观日楼其实是原来石垟林场防火用的瞭望台,改建成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形状。鲜红的楼顶突兀于翠绿的山巅,在观日楼的南边,一棵两人高的桃树孤零零地在寒风中摇曳。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刘伯温故里旅游景区

      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

      集历史名人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廉政文化、生态文化等多元文化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休闲目的地。2017年2月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资源评估,拿到创建入场券。该景区主要由百丈漈、刘基庙、安福寺3片区组成。

      刘基,字伯温,封诚意伯,追赠太师,谥文成,是明朝的开国元勋,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故里位于文成县天顶湖西边的南田镇。

    安福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天圣山,东有文成百丈漈,南临浙南最大淡水湖泊飞云湖,西接国家级森林公园铜铃山峡、北靠国家级文物古迹刘基故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

      安福寺始建于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距今1200年历史),历来为佛门胜地,道风纯正,历史上曾有二十几位高僧住持道场,弘扬佛法,以种种法门应病与药,化人无数。仅清朝康熙年间就有明真、德信等高僧在此驻锡。原寺内悬挂有历代名人楹联、匾额及题咏等许多墨宝。曾有明景泰元年(1450年)吏部左侍郎何文渊亲书楹联一副;清世祖顺治帝亲笔御书的“大雄宝殿”;乾隆年间青田知县邓公“鹫岭慈宗”金彩巨匾,现保存完整无损的是清光绪年间的“安福寺”石匾。

      寺院依山而建,环境幽雅,原有山门、金刚殿、大雄宝殿、四方殿及僧厢、轩房数十间。历史上曾几度兴衰,根据《文成县志》、《青田县志》、安福寺碑记等资料记载,宋庆历八年,心空和尚与叶氏施主辟址重建;宋咸淳间(1247-1265年)又予重建。元代屡遭兵灾,殿宇朽坏,墙垣坍塌。明崇祯九年(1636年),僧人惟秀重修。清康熙二年(1663年),明真和尚重修;乾隆十六年(1751年),德信和尚继予以重修;同治三年(1864年)又予以重修。1957年被改成下放劳动干部宿舍,1963年改为国营苗圃。

      安福寺本为佛教朝拜之圣地,曲径通幽,水清石明,是禅修养生之宝所。明清时期,高士名流亦喜聚于此,吟咏题赋广为传颂。

      佛教朝拜之圣地,禅修养生之宝所。弘扬佛法、化人无数的东方药师道场安福寺,让你感受东方佛国的悲智愿行,感悟安福利生的喜舍慈恩。

    九溪漂流是清凉的世界,休闲的乐园,清澈溪流,幽深峡谷,激起无数水花,漂出无穷欢乐。峰险峻、瀑飞奔、石怪异、谷幽深、水清秀,一艘轻舟,飞流直下,浪花四溅,欢声荡漾……这山、这水、这景,你体验湿身清凉的感受。

      经过全面改造升级的九溪欢乐谷(原九溪漂流景区)开业啦,九溪欢乐谷位于飞云江中游的文成大峃入口,一期长度为3.5公里,二期约4.5公里,总面积约3.7平方公里,全程总落差为85米,最大落差高度为11多米,全程落差多达12多处,是省内最刺激的漂流之一。

      九溪欢乐谷除漂流项目外,还新增设了峡谷大穿越项目,包含了拓展和许多亲子项目。新增设的高空滑索穿越长度达480米,高度落差最高达300多米,是温州首个峡谷高空滑索穿越项目。是利用山势与溪流的走向与峡谷山势高度的落差,再借由架起的滑索在空中滑行的一种极限挑战。此外,九溪欢乐谷还有闯关漂流、亲子户外拓展、露天影院等项目。

    龙麒源景区是一处山水风光优美、融合畲族民俗风情的旅游胜地。所在地属文成县西坑畲族镇,当地畲民为纪念畲族始祖龙麒,故把这方风水宝地称为龙麒源。

      龙麒源景区位于文成县西北部,处在文成县环形旅游黄金枢纽的中心地带。西邻石垟森林公园、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北接刘基故里景区;东连百丈漈飞瀑景区。景区面积26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6%,几乎全是极富观赏性的阔叶丛林。景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清新,凉风爽爽,是一处十分适宜休闲度假的好地方。龙麒源景区境内层峦叠嶂,苍翠欲滴,尖峰错耸,峡谷幽长。溪水旋涡涟漪,千姿百态,绿潭串连,清澈见底。流水声同树上的鸟叫声,和鸣百啭。这些流泉和流水,都是穿山而来的活水,没有一点污染与杂质,香甜可口。龙麒源景区有景点30多处,其中尤以500米长的金壁滩令人为之倾倒。光秃秃的金黄色岩壁河床上,没有石头、沙子、任由千万年的流水冲刷成绿潭、壶穴,蔚为壮观,拍成照片,一片金碧辉煌,金壁滩名不虚传。

      龙麒源自然景观优美,而且畲族风情浓郁。别具一格的畲族婚嫁、歌舞,神秘有趣的民俗风情更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景区的游步道平缓,是一处老幼妇孺皆宜的旅游观光胜地。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